ENGLISH
EN

盘古智库评选出2023年十大国际新闻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8日 阅读数:0

230404_earthbill_background


2023年12月26日,盘古智库特邀一些专家学者举行年终国际形势盘点活动,经过讨论和投票,综合考虑新闻性、突发性、冲击力、现实意义、历史趋势等因素,评选出2023年十大国际新闻。


  • 一、俄乌冲突僵持,以哈战争爆发,国际安全形势同时受到两场地缘政治危机拖累。

  • 二、中美关系低(气球事件)开高(旧金山会晤)走,企稳成为两国共识。

  • 三、“全球南方”受关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上升。

  • 四、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岸田执政陷入“危险水域”。

  • 五、美日韩举行戴维营峰会,三国安全合作强化,东北亚“南三角”加速生成。

  • 六、中国促成沙伊和解,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变。

  • 七、新冠疫情终结,但对全球健康的威胁仍在。

  • 八、瓦格纳兵变“快闪”收尾,普里戈任离奇坠机,对俄政局产生复杂影响。

  • 九、人类科技创新取得诸多新成果,新技术革命即将迎来“奇点时刻”。

  • 十、全球经济走在衰退边缘,美国加息周期接近尾声。


一、俄乌冲突僵持,以哈战争爆发,国际安全形势同时受到两场地缘政治危机拖累。


2023年,国际安全形势继续发生重大改变,地缘政治冲突的阴云更加深重。



乌克兰战争进入第二年,乌方“夏季反攻”不力,未取得预期效果,但取得黑海战略主动权。俄调整战略,防御中有突击,守住了乌东战线,意图向时间要回主动。目前俄乌速胜速败皆无可能,和平谈判又无意愿,战场僵持状态将延续下去,直到发生突变。


10月7日,哈马斯武装突袭以色列,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被劫持,引发等同于“第六次中东战争”的新一轮巴以冲突。以色列全国上下同仇敌忾,愤而针对哈马斯武装盘踞的加沙地带展开大规模军事报复行动,导致严重人道主义灾难。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力挺以色列,但也希望避免战争外溢失控,竭力控制规模。国际社会基本上既谴责哈马斯恐怖行径,又谴责以色列无视人道灾难,以色列的军事行动面临空前道德压力。


两场同时演进的地缘政治危机凸显国际安全形势的碎片化趋势和世界和平的脆弱性,以及不同方向地缘政治漩涡的彼此关联性。美国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全球战略调整受到牵制和分散,日益不能达到战略预期。欧洲地缘安全环境严重恶化,不得不同时应对一东一南两场危机,要求美国加大对以色列施压,用最短时间结束危机,以利于欧美集中精力援乌抗俄,同时不放弃寻求对外战略的自主和平衡。本轮巴以冲突骤起使得美国推动的沙以和解进程陷入停顿,符合伊斯兰世界内部一些势力的战略利益,同时对中国主导斡旋的沙伊(朗)和解进程影响有限。



二、中美关系低(气球事件)开高(旧金山会晤)走,企稳成为两国共识。


2023年的中美关系跌宕起伏。2月初,就在两国恢复高层接触备受期待和瞩目之时,发生了中国民用无人艇进入美国上空被美方击落的事件,两国关系再陷紧张。后经中美双方相向而行密集运作,7月起两国关系逐步走出气球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稳步有序恢复各领域各层级接触和协调。


3习拜会


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两国元首强调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两国元首同意推动和加强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开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同意2024年早些时候进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扩大教育、留学生、青年、文化、体育和工商界交流;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以加快具体气候行动,等等。


与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时隔一年举行的旧金山会晤确立了“旧金山愿景”,向国际社会释放了两国政府均希望中美关系恢复稳定的可靠信号,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欢迎,也对广大高度关切中美关系走向的第三方国家在对华、对美政策之间掌握平衡的努力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竞争基调不会改变,两国关系恢复全面合作的前景并不存在。



三、“全球南方”受关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上升。


从欧洲到美国,“全球南方”概念在2023年受到高度关注。这本是一个在冷战中后期便由学术界提出的旧概念,在“冷战后时期”加速终结特别是乌克兰危机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4G20


美欧从其乌克兰战略无法得到发展中国家追随的事实中惊觉争取发展中世界配合和支持的重要性,开始以“共同价值观”为旗号、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等为重要出台针对“全球南方”的合作措施。美西方极力渲染“自由世界VS威权联盟”话术,“全球南方”成为这套话术意在拉拢的“中间地带”。印度自诩为和被赋予“全球南方”领导型国家,继主办G20峰会突出“全球南方”内容之后,于11月发起召开“全球南方国家之声”线上峰会。中国强调自己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全球南方”概念的兴起本质上反映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趋势,国际社会对建立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的呼声更加响亮,“全球南方”将更加团结起来,发出正义呼声,成为推进发展合作、维护公平正义的中流砥柱。



四、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岸田执政陷入“危险水域”。


2023年8月24日起,日本政府不顾周边国家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严重关切,强行启动福岛核电站核废水排海。


5核污水


截至2023年底已排放三批,分别是8月24日至9月11日,共计7788吨;10月5日至23日,共排放约7810吨;11月2日至20日,排放7753吨。第四轮核污染水排海将于2024年2月下旬开始,排海总量预计为7800吨。中国政府宣布,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于日本的水产品(包括食用水生动物)。


强行排放核废水加剧了日本国内对岸田文雄政府执政能力的怀疑。日本国内对岸田内阁不满的真正主因则是不认可内阁新推的经济政策,反对所得税减税等措施,以及执政的自民党党内最大派系“安倍派”(清和政策研究会)政治资金丑闻曝光。日本《每日新闻》报道,12月16日至17日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岸田内阁支持率跌至16%,较上月下跌5%,创下岸田内阁成立以来《每日新闻》对其支持率调查的最低纪录。在日本政坛,内阁支持率低于30%被视为落入“危险水域”的信号,若进一步跌破20%,就被视为陷入“下台水域”。为平息事态,12月中旬,岸田文雄撤换了4名被指隐瞒筹款活动收入的“安倍派”内阁大臣。



五、美日韩举行戴维营峰会,三国安全合作强化,东北亚“南三角”加速生成。


2023年8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美国戴维营举行三方首脑会晤。


6戴维营


会晤通过《戴维营原则》和《戴维营精神》两份成果文件,明确三边合作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开展年度多领域军事演习,将三边防务合作提升到全新水平;承诺在危机期间及时磋商,并协调应对影响共同利益的地区挑战、挑衅和威胁;共享各种军事信息,加强弹道导弹防御合作开发;召开年度印太三方对话以协调印太战略实施,并不断确定新的共同行动领域;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密切合作。


三国表示,目前正在加强供应链韧性合作,包括半导体和电池,以及技术安全和标准、清洁能源和能源安全、生物技术、关键矿产、制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科学研究等领域。三国还将寻求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等方面进行科研合作。美日韩三方加强安全合作虽然在名义上是为了应对“朝鲜威胁”,但针对中国的意涵十分明显,东北亚“南三角”浮出水面,美国加紧拉住地区盟友以“阵营化方式”应对所谓“中俄韩一体威胁”。但美日韩三方合作尚不构成“亚洲版小北约”,其要真正开展集体安全防务合作仍有诸多障碍。



六、中国促成沙伊和解,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变。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斡旋下,伊朗、沙特两国在断交七年后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并重开大使馆,从而在北京实现了“世纪和解”。


7沙伊


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同时恢复了沙伊两国在2001年签署的安全合作协议和1998年签署的经济、贸易、投资、技术、科学、文化、体育和青年领域总协议。德黑兰大学副校长马兰迪透露,2月伊朗总统莱希访华期间,中方提出“北京会谈”的建议,伊方随即同意。随着斡旋沙伊和解的成功,中国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通过自己主导的多边机制影响中东局势的能力也继续提升。伊朗已于2022年正式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成员身份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而这一系列成就背后所反映的,是中国的和平、合作、安全、发展理念在中东地区日益产生的强大吸引力、影响力,以及美国对中东局势操控力的不断下降。



七、新冠疫情终结,但对全球健康的威胁仍在。


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解除了其自2020年1月30日拉响的最高级别警报。


9新冠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说,全球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人群免疫力提升,死亡率逐步下降,全球卫生系统承压减轻,多数国家恢复到过去熟悉的生活,但“这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不再是全球健康威胁”,现在是各国从应急模式过渡到与其他传染病一起管理新冠疫情的时候了。


历时三年多的新冠疫情席卷全世界,是二战结束以来最重大的历史性事件之一,深刻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人文交往运行模式,也对大国关系、全球治理模式、国际传播乃至科技范式产生深远影响,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疫情影响,世界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逆全球化与地区主义、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交织等情况,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



八、瓦格纳兵变“快闪”收尾,普里戈任离奇坠机,对俄政局产生复杂影响。


2023年6月23日,俄罗斯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特别倚重的佣兵“瓦格纳集团”突然叛变,其领导人普里戈任宣称俄军高层决定“消灭瓦格纳”,甚至用火炮发动攻击、造成惨重伤亡,还指控俄军高层欺瞒普京,所谓“特别军事行动”只是一场“骗局”。24日,瓦格纳叛军占领俄军位于罗斯托夫的俄军南部军区司令部,当天向北挺进莫斯科,推进700多公里,却未遭遇像样的抵抗和交火。24日深夜,正当叛军兵锋即将抵达莫斯科,普里戈任突然命令其部队掉头返回驻地、避免流血,普京也撤销对普里戈任的叛国指控,并称普里戈任将前往白俄罗斯。白俄罗斯方面证实,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普京同意下与普里戈任展开会谈,最后达成协议,普里戈任退兵。


10普利戈任


此后,普里戈任一直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境内自由行动。然而8月23日,塔斯社援引俄紧急情况部消息报道,一架私人飞机在俄罗斯特维尔州坠毁,造成10人死亡。当天,俄罗斯联邦航空运输署发布失事飞机人员名单,确认普里戈任和瓦格纳创始人之一、指挥官乌特金在失事飞机上。人员名单显示,7名乘客中包括瓦格纳集团的几乎所有高层领导。


瓦格纳兵变事件及其后续并未对俄罗斯国内政治稳定和普京执政地位构成即时直接挑战,但也凸显俄国内矛盾的错综复杂,其远期影响值得继续观察。



九、人类科技创新取得诸多新成果,新技术革命即将迎来“奇点时刻”。


2023年,世界科技创新的步伐在不同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11openai


最为耀眼的是美国OpenAI推出ChatGPT,大模型、AGI、AIGC等新概念打破科技行业的资本沉寂,以美国和中国为引领,全球几乎所有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迅速统一发展路线,展开激烈竞争。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机器人、生物医药、可控核聚变、室温超导、基因编辑、脑机接口等不同赛道,国际竞争如火如荼。在航天领域,Space X的星舰先后于4月20日、11月8日进行了两次发射,虽均以失败告终,但仍以惊人速度积累经验,已能成功进行一二级分离,即将于2024年1月进行第三次发射,距离真正承载送人类登上火星的任务越来越近,生动诠释了走向星辰大海的探索精神。中国航天稳扎稳打,以进行全球30%发射和在空间站建设、月球火星探测、一箭多星、射电望远镜、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勇攀航天产业高峰。



十、全球经济走在衰退边缘,美国加息周期接近尾声。


2023年,全球经济承受多重压力,包括新冠疫情持续影响、通胀上升、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地缘政治紧张、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


Speed-of-Interest-Rate-Hikes-MAIN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0%,较2022年的3.5%有所下降,也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但在大多数国家持续一年有余的紧缩货币政策下,通胀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经济也展现韧性,大部分经济体得以避免出现深度衰退。


202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各国经济减速与通胀降温,各国货币政策收紧先后见顶并逐步预期转入宽松。美国、欧元区、英国、加拿大、瑞士、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加息逐步接近尾声,不少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也出现反转。由于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表现明显好于预期,但第四季度又明显放缓,美联储一手保持限制性利率以确保通胀恢复到通往政策目标的路径上来,另一手则通过预期管理,确保利率水平为经济减速预留足够的政策空间。


未来美联储利率调整取决于通胀、就业与市场利率水平的综合考虑。在“软着陆”路径下,2024年二季度将是美联储启动降息的合理时点,全年预计降息100-125bp。而在“衰退”路径下,只要通胀不存在掣肘,美联储仍有较大的政策空间,全年预计降息150-175bp。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