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康养的实践与思考——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专题研讨会(41)成功举办
9月28日下午,由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和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主办的“西部康养的实践与思考”专题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田兰宁主讲,凤凰网风直播线上同步直播,在线参与人数近13万。
研讨会现场
田兰宁引用《世界荒漠宪章》中“全球的沙漠是真正的开阔的博物馆,记录了人类活动的记忆和沙漠所有的美丽和优雅”作为本次研讨会的开场,从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年龄结构数据显示出西部地区年龄结构虽相对健康但已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
围绕西部地区的康养,田兰宁以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三地的实地调研为例,从当地老龄化现状、“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情况、特色养老模式、智能化养老系统推广应用情况以及阳光产业、沙漠绿洲新型大健康模式等内容进行了详实介绍与分析。
关于三地的调研,田兰宁从政策环境、特色养老模式、文化心理、地理环境四方面出发,概括出西部地区养老服务的体系构建形式及发展模式,其中青海省已初步形成极具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高原疗养和高原健康旅游新模式。
最后,对于沙漠绿洲新型大健康模式,田兰宁从“第三人生”的角度讲述了在内蒙古恩格贝为沙漠治理贡献力量的日本友人、“沙漠之父”远山正瑛的故事,提出“人生,仍有可能‘再享一次生命的精彩’——恩格贝精神是长者精彩人生的体现”,引起参会嘉宾共鸣。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田兰宁
在精彩的主题分享后,田兰宁与现场观众就西部康养等话题进行了沟通交流。
现场观众沟通交流
本次专题研讨会由老龄社会30人论坛秘书长、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林茜主持。多位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六所研究员龚炳铮、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旗戟、北京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李佳,北京中公未来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勇,非凡资本合伙人、道而术数字化营销咨询创始人陈淑蓉,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秘书长宋凌寒参与本次专题研讨会。与会嘉宾围绕新时代的沙漠观、生命观、养老观,第三人生,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西部地区资源整合、社会创新等话题进行了内容丰富且深入的探讨。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北京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为本次专题研讨会作出总结。他表示,本次研讨会的叙事风格以非传统学术调研报告的散文形式围绕西部康养的实践展开,将固有关于养老的思考上升到人生、自然与宗教现代性的哲学高度。带来很多启发,向我们展示了康养、旅游等养老服务业之外的体验业空间,养老顾问也可以是“第三人生”设计师等等。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北京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王俊秀
最后,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为田兰宁颁发老龄社会30人论坛主题分享感谢状。
颁发感谢状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