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

易鹏:中国经济的第四极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05日 阅读数:0

易鹏

盘古智库理事长

编者按


于2021年回望,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在十年前即已有成熟规划。除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传统的经济发展增长极外,对重点开发区的积极布局预示着长期发展下中国经济新极的萌芽。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这意味着西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同等级别,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202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中游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成为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


早在2012年,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观察到除三大传统经济发展极外,将会涌现中国经济第四极、第五极,并分别指出四个重点区域:“成渝经济区”、“中三角区域”(长江中游经济区)、“大中原经济区”、“沈大经济带”,其中,尤以成渝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为第四极的主要力量。在近十年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审议通过,成渝地区经济圈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经济“第四增长极”。


本文系易鹏理事长2012年发表文章《中国经济第四极与新一代领导布局》整理后内容,文章来源于《联合早报》2012年6月19日。


在中国当前的区域经济板块中,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 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环渤海湾城市群,用约4%的国土面积产生出约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但是,随着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这三极所在的沿海地区由于受发展规律、出口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承载能力下降、产业升级困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发展速度出现了明显下滑。


2011年,三极的龙头城市北京、上海的GDP增速排名位列全国倒数两位;深圳在2012年一季度GDP仅增长5.8%,创历史新低。可以预见,这种趋势在短时间内将会维持,三极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会继续下降。其实,这也并非是一件坏事,它表明中国区域经济正向协调与均衡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不能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沿海和三极上。而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客观上也推动了这些区域的发展。其中一些重点发展地区,目前已经成为了局部区域的龙头,从它们中有可能诞生中国经济第四极。


新一极在哪


在市场经济建设二十年后的今天,市场日益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要想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一极,除了得到中央政府的支持,还需要依靠市场资源配置以确立自己的优势。而中国经济新一极对目前具有潜力和机会的区域,其吸引力不言而喻。经济学讲究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谁成为新的龙头,谁获取的资源便会更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优势。


从中国目前的区域格局来看,有机会成为中国第四极的区域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经济区;二是武汉、长株潭、南昌为支点的中三角区域;三是以郑州、洛阳为核心的小中原经济区或郑州、太原、西安为支点的大中原经济区;四是沈阳、大连为核心的沈大经济带。这四个区域能够入围角逐中国第四极,主要的原因如下:


四区域都不是沿海区


首先,这四个区域都处于非传统意义上的沿海地区,其中的大连虽然临海,但其依旧属于东北区域范畴。尽管沿海地区还有青岛、厦门这样的有经济实力的城市或城市群,然而从中国经济均衡发展的需要出发,不论从中央政府层面还是市场资源配置层面,都会选择在非沿海区域构筑中国经济第四极,通过龙头城市群带动更大区域的发展。这四个区域都符合此标准。


其次,四个区域都符合了中国国家的主体功能区布局要求。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这是一种符合区域经济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战略落实,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指导中国区域发展布局。目前规划的主体功能区中,除开三极作为优先开发区外,还提出了十八大重点开发区,这四大区域都位列其中。


再次也是关键所在,这四大区域都有着足够的经济总量作为支撑。要想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总量做支撑,既不能服众,也不方便吸纳更多的资源流入。从2011年的数据看,已有的发展三极拥有一大明显的比较优势,即至少都有两个城市GDP总量进入全国前十。长三角有排名第一的上海,其2011年GDP已达1.919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排名第六的苏州,GDP总量达1.05万亿元;排名第八的杭州、排名第九的无锡,GDP总量分别为7011.8亿元、6880.15亿元。珠三角有排名三、四的广州与深圳,GDP分别达1.238万亿元、1.1万亿元;以及刚被挤出前十不久的佛山,其2011年GDP总量也有6600亿元。京津冀环渤海湾这一极,也有着排名第二的北京与第五的天津,其GDP分别为1.60004万亿元、1.1190万亿元。


最后,双重的国家战略支撑也是四大区域发展的引擎。目前国家为了支持各大区域通发展,先后推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战略。有部分区域甚至配置了双重的国家战略,也就意味着这些区域能够获得更多的国家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容易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目前这四大区域都拥有两个以上经济发展战略,如成渝经济区就有西部开发、城乡统筹、成渝经济区、两江新区等;中三角就有中部崛起、两型社会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等;沈大就有沈阳新型工业化试验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东北振兴等战略。


成渝和中三角角逐第四极


将上面这些要素进行对比,可以较为容易地得出四大区域中谁最有实力角逐中国经济第四极。目前看来,最有希望的是成渝经济区和中三角区域,它们将角逐中国第四极,其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经济总量。四大区域2011年的GDP分别为:沈大1.0175万亿元;成渝1.3445万亿元;中三角1.2269万亿元;中原经济区8778亿元,可以显见,目前成渝经济区和中三角区域的经济总量占据强势地位。其中的大中原经济区由于距离过于遥远,难以形成一个核心极;再何况,即使加上洛阳,中原经济区GDP总量也只有1.1495万亿元,显得不突出。成渝经济区和中三角区域中,重庆成为了中西部地区第一个上万亿的城市,成都和武汉的GDP在2011年分别达到6854.6亿元、6756.2亿元,成都进入了前十,武汉也将跟进。同时,包括长沙在内的两大区域核心城市,GDP增速都排在全国的前列,已经成为挤进全国城市前十名的主要候补对象。可以肯定的是,要想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必须有一个龙头城市进入全国前十,目前成渝经济区有两个,中三角区域中武汉大约在今明年或将跨入。


如果单从城市为支点来看,成渝经济区的成都与重庆对比武汉、长沙和南昌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从城市群的角度来看,中三角的城市群的厚度明显要高过成渝经济区。如果将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总量累计一起就达到了8000多亿元,按照城市排名可以排进中国的前八名,武汉城市圈同样如此。而且考虑到重庆这座直辖市有着省级区域的大城市和大农村的特点,其真正的主城区的GDP必定会减少。当然,中三角比起成渝经济区而言有一个明显的比较优势,即区位和交通优势。尽管成渝这几年再打造交通综合枢纽上投入很大精力,取得明显进展,但由于地形和区位原因,其区位辐射力比较中三角而言依旧偏弱。不过,成渝经济区的优势在于其老四川省的基础,这使得双方的沟通共融相对比要跨越三个省级行政区的中三角有优势。


未来中三角和成渝在角逐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博弈中,谁能够真正取得先机,还是要看下面几个要素的处理是否得当。首先,要看谁能够更好地践行好共生崛起的理念,这个第四极必然是一个跨行政区划的区域集合,谁能够在这过程中更多地实现共生双赢,那么其组合集聚的效果会更强,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就越强。


创新机制是关键


我们需要观察未来十年中两大板块的产业发展趋势:目前,两大板块的产业各有侧重,成渝的资讯科技业、汽车业是主导产业,中三角以汽车、工程机械、钢铁为主导产业。未来十年中,大经济环境对这种支柱产业的影响会直接关系到这些区域的增长速度,比如2011年,武汉因为汽车销售增速大幅回落,直接冲击到了其工业增加值和GDP增速,为此武汉特意推出了工业倍增的计划,以此对冲汽车工业对武汉经济的影响。


当然,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未来的关键博弈点。总体而言,这两个区域的科技转化生产力的能力都不太强。十一五期间,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两大区域都未完成指标,表明两者都还需加强在经济增长中生产率的提高。其实,两大区域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全国都属于较强的地区,如何更好地实现科技转化值得探讨和思考,因为要发挥市场作用,创新机制将成为这两大区域未来可持续发展,最终坐稳中国经济第四极的关键。


最后,还是要看区域能否抓住在一定时期依旧是中国经济主动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且必须能够抓住这两者的互动,从而诞生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此作为成渝经济区重要一极的四川,正在加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两化互动的作为。这种两化互动会在更多的区域内推进,但最后要看互动的质量和协调性。


可以预见,角逐中国经济第四极的这种竞争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管谁在角逐中国经济第四极胜出,这种竞争对中国经济发展都是好事,对促进中国区域均衡都是好事。未来,中国也有可能出现经济第五极。■


标签
区域高质量发展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