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技术创新和革命完全能够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各种挑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于2021年3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在“新技术革命与城市化”分论坛中,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表示,中国未来城市化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产业升级是否能够支撑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城市治理模式是否能够适应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三是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徐林看来,解决这三方面挑战最终的出路都将来自技术创新和变革。他认为,世界城市化进程本来就产生于工业化革命的推动,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就存在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后的各种担忧。但历史和现实证明,技术变革成功化解了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各种挑战,发动机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得城市边界越来越大,电动技术和电梯的发明使得城市建筑和人口密度越来越高,环境治理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清洁和宜居。城市在技术变革的支撑下的确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了,城市的吸引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变得更高了。
在过去40多年里,中国的城市化速度非常快,我们用4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经历的城市化进程。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在61%左右,但中国城市化的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中国的城市化率应该会达到80%左右的水平。这是因为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以及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2.6倍左右,非农产业与农业之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还在3倍以上,这种差距将促使劳动力继续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化地区转移就业和居住,这一转移有利于提高国家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并进一步提高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支撑城市化进程的产业转型升级是很多城市面临的现实挑战,只有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不断催生城市的产业升级和新产业的诞生,形成支撑城市发展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更高、附加值更高的新兴产业。只有这类产业的持续扩展才能支撑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进程带来的社会治理等问题是人民关注的另一个挑战。但在徐林看来,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导致这些问题的不断恶化,城市依然是人们向往的生产和生活之地。针对城市治理的相关问题,徐林认为,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数字技术恰恰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在城市社会治理方面带来的各种难题。中国应对新冠疫情时所采用的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确有效帮助政府实现了对疫情期间人口流动和疫情防控的检测和管制,为中国政府最早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新技术融入社会治理树立了典范。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智慧城市技术的集成及其广泛运用,将有利于城市政府在医疗、教育、社保、交通等不同公共服务领域,以及城市社会治安、社区管理等方面,实现更加便利、精准和高效的服务和管理,并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徐林同时提醒,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主要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因为中国已经提出了明确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靠绿色低碳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运用。在中国,对碳排放贡献最大的就是城市地区,超过90%的碳排放都来自于城市产业、城市居民和城市建筑,特别是城市生产生活导致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从我们对绿色低碳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观察来看,未来在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突破,特别是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一代电力体系建设方面的技术突破,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化解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
徐林总结,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我们不应该对此忧心忡忡或人为限制,而应该为城市化的自然演进扫除各种体制障碍。解决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根本出路还是来自新的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我们应该对此充满信心。■
标签
推荐阅读
-
从加入WTO到加入CPTPP:中国产业政策的未来
2021年11月15日 -
徐林: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出路和政策建议
2021年07月07日 -
徐林:实现碳中和,中国需更系统的激励体系
2021年05月14日 -
徐林: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举措与政策机制
2021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