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

盘古智库举办王缉思教授新著《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分享会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1日 阅读数:0

  

新书分享会现场

 

2019年1月21日上午,盘古智库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教授的重磅新著《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安全、财富、信仰、公正、自由》分享会在盘古智库举行。

 

《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安全、财富、信仰、公正、自由》一书是王缉思教授从事国际政治研究40年来思想沉淀的成果。书中从安全、财富、信仰、自由、公正这五大目标的视角出发,对全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生活全面巡礼,探讨了不同的政治目标如何影响全球政治版图。在长期的研究、访学和国际交流过程中,王缉思教授感受到了中外文化和社会观念的差异,开始对世界各国构建政治秩序的标准以及人类社会是否存在亘古不变的终极目标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为当前我们理解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

 

本次会议由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基地执行副主任王栋主持。会议伊始,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发表欢迎致辞。易鹏理事长表示,非常欢迎王缉思教授来到盘古智库,王缉思教授作为盘古智库最资深的顾问之一,在盘古智库五年的发展历程中,极大地推动了盘古智库的发展,使盘古智库受益良多,因此2019年盘古智库的第一期活动邀请到王缉思老师来分享这本新著十分有意义。当前的国际形势给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提出了挑战,在这种国际背景下更需要具有穿透力的洞见和新的视角。

 


盘古智库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

 

随后,盘古智库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教授就本书的写作和观点分享了自己的思考。王缉思教授表示,当前学界热议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解释力不足的问题,这种现象造成国际关系学界失落感的同时,也使我们反思如何能够提供一种新的范式来解决这种困境,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得到普遍理解的话语和新视角。

 

 

《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

 

王缉思教授认为,世界政治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切入。纵向是世界历史的角度,世界政治可以分为四个时代:第一是生产力不发达的农耕时代,社会生产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财富来源和扩张主要靠掠夺土地、人口。第二是以掠夺和奴役为主题的工业化时代,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动力使航海业得到发展,西方由于占领了技术高地而占据世界舞台中央,开始了其殖民扩张的时代,同时也推动了全球化。第三是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及西方的殖民扩张导致了全球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最终导致的反抗,以及各国内部的矛盾加剧使得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第四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其特征是西方市场规则占了上风。在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上,王缉思教授认为,若生产力不发展,就不可能有和平,因为生产力欠发达条件下掠夺领土和进行战争是必然的,而生产力的发展会导致不平衡加剧。十九大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也值得思考,“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集中于物质生活层面,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有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也有人与人之间的不平衡,而解决这种不平衡不仅需要经济发展,更要兼顾教育、医疗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横向则是指不同国家的角度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和目标。王缉思教授认为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在本书的推荐语中概括的“诸善冲突的悲剧感”很好地诠释了本书的主题,不同国家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候追求的侧重目标也不尽相同:对于当前的中国而言追求的是经济发展与财富;美国霸权的逻辑背后是对西方式自由的追求;而伊斯兰国家追求信仰;欧洲国家追求尊严,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俄罗斯追求安全。

 

王缉思教授还强调,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是讲给外国人听,在理解和把握受众的思维逻辑的同时要兼具说服力与可信性,展示经济发展的成果并不必然是讲中国故事的唯一方式。而在信仰层面,我们也需要培育更具包容性的信仰体系。

 

与会学者对此书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就王缉思老师的分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基地执行副主任王栋

 

王栋秘书长表示,王缉思教授的此本著作具有非常重大的学术价值。王缉思教授从两三年前开始对此书进行构思,他对待学术写作的态度和对世界政治理解的创新性和高度在学界树立了典范,值得后辈学者学习。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党委书记倪峰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党委书记倪峰表示,王缉思老师对很多问题的观察都有先知先觉。当今世界政治的复杂性使我们需要以更宽阔的视野看问题,王老师的作品从兼具开拓性与启发性的世界视角看世界政治,启发我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对于国际问题研究、区域国别研究等都非常有价值。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明昊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明昊表示,十九大所提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不仅在于经济层面,还要解决思想市场层面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中国在经济、技术领域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也要正视思想领域面临的挑战。赵明昊研究员认为王缉思老师的此书与基辛格的《世界秩序》一书恰好形成关联,人类努力建构世界秩序的前提是要把握世界政治的底色,即要把握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对于中国外交而言,要解决中国外交的价值观困局即“理念之惑”,我们看世界的角度需要改变。此外,“理念之辨”即厘清基本概念、“理念之争”即对理念理解的差异、“理念之进”即保持对理念的进步趋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扬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扬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政治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格局是具有惯性的,要考虑不同的影响变量。随着世界GDP增速的逐年下降,依赖做大蛋糕来分配财富已经到达极限,承受不了国际秩序的变化。财富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也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考的逻辑驱动力。

 

 

盘古智库特约高级策略研究员、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皮钧

 

盘古智库特约高级策略研究员、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社长皮钧结合自身从事青年工作的经历和感悟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他认为当前青年人特别需要通识性的读物来划出知识的边界以弥补精神建设的欠缺,具备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和辨识能力才能支撑起背后的逻辑。青年人需要事实与逻辑,学者要说出事实、感受与方案并渗透到青年人中去。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梁亚滨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梁亚滨表示,逻辑是很重要的,中国人讲道理、讲中国故事更需要有逻辑。价值观是本性的追求,这五大终极目标作为一种理念是有意义的,它是指引我们向更好的世界前进的动力。

 

 

会议现场

 

随后,来自中国外文局、环球时报和华夏时报的记者针对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关系的未来发展等话题对王缉思老师进行了提问。

 

王缉思教授对各位学者和媒体进行了回应,他表示,我们在处理外交、讲中国故事时要理解不同对象的逻辑,要把思想从既有的话语系统中解放出来。此外,还要厘清基本概念,把握逻辑。全球化把世界上不同的人联系在一起,中国只有成为一个包容的国家,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大国。

 

 

与会人员合影

 

人民网、环球时报、国际在线、参考消息、中国外文局融媒体中心、华夏时报、三沙卫视、北京周报、新京报等专家和媒体参加了本次新书分享会。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