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智库应邀出席“2018 中国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高峰论坛”
12月22日,由光明日报社与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智库治理暨思想理论传播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
中央部委有关领导、各省市主管理论工作与智库工作的相关领导、国内代表性理论学者与智库专家、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负责人、智库研究与评价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多人参加本次论坛。盘古智库理事长助理魏李萍研究员代表盘古智库参会并在“科技、社会、媒体与智库跨界融合”第六分论坛发言。
在会上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组织编写的《2018CTTI 来源智库发展报告》中,盘古智库在多项排名中有着优异表现。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科技、社会、媒体与智库跨界融合”第六分论坛上,盘古智库理事长助理魏李萍研究员围绕“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智库探索”进行了发言。
现将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发挥社会智库优势 跨界融合关键性资源为改革发展助力
感谢组织方的邀请和精心安排!很高兴代表盘古智库来参加本次论坛。盘古智库多次参加南京大学和光明日报举办的智库活动,包括去年的思想理论传播论坛。时间过得很快,在过去的一年里,盘古智库举办了超过 130 场公开学术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践行“天地人和经世致用”的理念,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区域经济与产业、宏观经济与金融、创业创新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以美国、印度、东北亚、日本为重点,覆盖老龄社会、节能环保、人工智能、数字金融等新兴产业,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在促进产学研结合、政策落地和区域经贸发展方面成绩斐然,获得了各方的认可,在《中国智库发展评价报告》《CTTI 来源智库 MRPA 评测报告》在内的各类榜单中位居前列。
在感谢业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智库研究界的充分肯定的同时,我想分享一下对我们今天分论坛的主题“科技、社会、媒体与智库跨界融合”的一些看法。我认为要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确实需要实现与科技、社会、媒体的跨界融合。
第一,智库要充分统筹和配置社会资源,汇智聚力,发挥融合融通的功能。
盘古智库是 2013 年习近平主席做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重要批示后成立的社会智库。民间智库最突出优势就是其灵活性,能够第一时间对热点、趋势进行快速反应。盘古智库作为中国社会智库的代表,成立 5 年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举办了超过 500 场,约 8000名国内外嘉宾参加的各类学术论坛与活动,覆盖“一带一路”、中美关系、中韩关系、中日关系、中印关系、全球治理等领域,与中联部等体制内机构、政府官员、地方政府、国内外独立研究机构、学者、企业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充分地吸引、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以民间智库身份灵活开展民间外交工作,促进区域合作。
2016 年,盘古智库发起成立了包括美国、英国、印度等 50 多家国际顶尖智库在内的“全球治理智库连线”,成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在内的各国智库间交流合作平台,从点到面、上下结合、内外联通,立体、迅速地实现区域合作向前推进。
盘古智库为推进二轨对话、民间外交和促进区域合作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与各国政治家、学者、研究机构和企业家密切联系,全面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点滴细节,讨论各项政策,成为各国各界人士认识真实的、生动的中国的窗口,多角度促进区域合作的开展,增加智力产品与服务的多样性,从而能够有宽广的接触面和沟通渠道,拓展了民间外交的宽度,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达成更广泛的共识。
第二,智库要重点推动核心技术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经过 40 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在前几天的“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必须关注世界科技的走向及其最新应用,重点研究、对接资源,推动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民用航空、海洋工程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兼顾中国社会最亟待提高的一些产业,如养老与医疗产业等。盘古智库成立了老龄社会研究中心、节能环保研究中心,定期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研究双周刊,举办老龄社会 30 人论坛,今年 5 月推动 AI 独角兽地平线公司在长沙落地,不遗余力地推动新科技、新理念在重要产业和具体生活场景中的应用与量产,调动高科技元素为中国经济增加活力。
第三,智库要掌握舆论动向,与融媒体等现代媒体系统紧密结合,引导社会认知水平的提升。
作为先进思想的汇集地,智库要实时掌握和引导舆论动向,及时发声,让广大民众能够了解最新、最权威的思想产品。
现在传媒行业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已经进入“融媒体”阶段,能够将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媒介载体的人力、内容、宣传特点、特色资源等进行全面整合,但还没有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智库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生产者和宣传窗口,可以与融媒体相结合,将相关信息扩散到所有对外交流、经贸文化合作平台和团体中去,向这些涉外事务团体广泛投放高质量的宣传素材和模板,定期召开传播工作交流会,以实现传播新素材、新方式、新渠道的及时搜集、更新和交流。比如,盘古智库作为中国社会智库的代表,发布了《一带一路精华 30 问》中英双语手册,言简意赅地向世界展示“一带一路”的内涵、意义与价值;我们定期发布印地语、英语等多语种的文化读物,举办了上百场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包括高层次对话会、专业领域研讨会、经贸合作促进会、境内外调研等,为中外对话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们日常工作中发放的材料以及在中外各类媒体上的发声,向外方全面地介绍中国的发展历程、现状、政策、产业发展前景、经贸文化合作需求点,成为国际人士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在这个过程中,在内容上要叩击人心、换位思考,在形式上要内外联动、立体发声。智库和媒体需要跨界合作,制作出符合受众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便于理解和接受的讲述方法,使传播更为高质高效。
未来,盘古智库愿意与更多研究单位携手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