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

【盘古智库韩国调研行专家谈之四】岳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韩国家利益与责任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30日 阅读数:0

  

 

在半岛局势发生重大转机的背景下,为推动中韩智库交流,助力中国在半岛事务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与半岛局势向好发展相向而行,盘古智库代表团于6月21日至6月30日赴韩国釜山、首尔、济州等多地调研,并与韩国国立仁川大学、韩国国际政治学会、韩中未来研究院、韩国东亚基金会等多家机构共同主办多场研讨会。

6月29日,盘古智库代表团开启韩国访问第四站,与韩国东亚基金会在韩国济州岛共同主办第三届“中韩战略对话会”,本届对话会的主题为“为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展望中韩合作新方向”。

本文系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东北亚中心执行主任岳立在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现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中韩国家利益与责任

岳立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东北亚中心执行主任岳立发表主旨演讲

 

 

 

一、中国首创并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1.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国基本外交国策

 

2012年11月,中国产党在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首次载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件中,成为中国党和国家外交思想和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升到很高的政治高度,十分有利于统一思想并坚定行动。“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传递并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3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指出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3年4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呼吁“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3年10月,出访东南亚时提议“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2015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倡导“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28日,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提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迎来又一个10年之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我们应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2016年11月21日,在秘鲁国会演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顺势而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1月17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和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2017年5月15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议“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2017年7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汉堡峰会上,号召各国“不断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

 

2017年9月3日,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讲话:“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再符合时代逻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各国人民共同呼声。”

 

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进行努力,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也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2018年1月22日,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的贺信:“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地理相距虽然遥远,但同属发展中国家,世界和平、发展繁荣和人民幸福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梦想。中国人民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各国人民携手并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重要主旨演讲:

 

当今世界已是利益共同体——“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已是责任共同体——“对话协商、共担责任”“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

 

当今世界已是命运共同体——“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人类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理解、认同和支持

 

 

 

1. 2017年以来被多次载入联合国相关决议。

 

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3月1日,中国在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代表140个国家发表题为“促进和保护人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及其对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起广泛共鸣。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的主权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受到各方认同和支持。

 

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强调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推进地区合作,以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首次载入安理会决议。

 

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首次载入人权理事会决议,标志着这一理念成为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际众多有识这之士给予积极评价。

 

2017年年初,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两场历史性演讲,向世界描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蓝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传达的睿智与远见赢得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高度赞同。2018年1月23日,第48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小镇达沃斯开幕。论坛将“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定为主题。

 

“中国的贡献将使大家携手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享有人权。”——古巴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奎斯塔;

 

“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

 

“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 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我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发表的主旨演讲,特别是中国将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积极信息,为当今世界增加了确定性和希望。世界需要像中国这样的领导力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

 

“中国将继续坚定推进改革开放。不仅造福中国,还将造福全球。”——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

 

“亚洲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面对人类共同挑战,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开放与协作精神令人印象深刻。人们已经看到,中国在气候变化、互联网未来发展和通过‘一带一路’进行融资发挥的引领作用,同时在贸易和循环经济方面扮演着越来越负责任的角色。”——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非常伟大的。中国为实现这个目标所做的努力令人钦佩,非常赞赏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以及全球化的持续贡献。习主席在演讲中告诉世界,中国站在全球化的一边,但这也需要其他国家的共同努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

 

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等问题,是通过孤立主义还是国际合作解决,各国出现分化。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传达的信息是:“国际合作是双赢的,而不是零和游戏。”——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冈萨雷斯。

 

就战乱国家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自身依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域乃至全球共同进步、传承文明的精神动力。所以,希望看到阿富汗和平稳定的邻国及整个国际社会,都支持、秉承、致力于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帮助阿富汗和平重建,让各民族人民都能生活在和平安宁的大家庭中。——《我们的阿富汗日报》总编辑礼萨。

 

 

 

三、中韩在东北亚区域安全、持续稳定与共同繁荣的使命与责任

 

 

 

中国和半岛山水相连,中国与韩国是友好近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引用韩国谚语说过,邻居好比堂兄弟。中韩两国唇齿相依,毫无疑问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1.加强战略协调是持续助力改善半岛安全形势的有效办法。

 

2016、2017年,因朝核问题而衍生而来的紧张区域安全形势,随着中朝、韩朝、美朝两国领导人的如期会面,使得缓和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政治上的缓和需要实质上的措施予以落实。朝核问题是左右半岛和地区形势走向的关键因素。中韩两国都是半岛安全问题的利益攸关方,必须秉承历史责任、地区责任,理性而坚定地继续助推美朝双方保持当前良好势头,朝着深入理解彼此关切、有效善意推进相关步骤的方向前进,妥善管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分歧,防止缓和出现不可逆转的反复。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稳定地缓和、稳定地改善是当前东北亚各方最基本也是最核的诉求。半岛和平进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韩两国必须竭尽所能,推动和劝导有关各方保持良好心态、保持克制,避免最坏结果,争取最好成果。在去核化的问题上、在建立和平关系的问题上,保持战略沟通,保持战略定力,不纠结一时一事之得失,做好中长期规划与打算。

 

2.共同促进半岛繁荣是东北亚走向永久和平的必由之路。

 

半岛问题,不只是朝核问题、南北问题,还是一个地区多边问题。长期以来,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半岛北方经济封闭而孤立,久而久之,成地区经济洼地,既是未来动荡的引患,也将是未来新的区域增长亮点。中韩两国要充分利用各自在地缘、实力、技术、人文的优势,充分总结各自在发展模式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尊重未来朝鲜意愿的前提下,与国际社会一道,协助朝鲜发展国家经济,提升人民水平。

 

中韩两国在地区经济合作方面的引领作用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韩国文在寅新政府则提出了“东北亚+责任共同体”的建议,还推出了“新北方政策”和“新南方政策”。中韩两国的这些理念、政策和构想有着诸多相似、相通之处,这为两国的合作开拓了新的空间,同时也为两国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双方政府层级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都具有了更多更大的合作潜力。

 

3. 放眼长远,深化双边合作。

 

中韩两国领导人在过去的两年里,领导两国政府和人民经受住了国际危机的重重考验,放下彼此芥蒂,妥善应对因“萨德”问题给两国政府和民间关系带来的困扰,使得中韩形成有力合力,集中外交和政治资源解决朝核问题,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赢得国际社会、本国人民的一致赞誉,让东北亚看到了半岛光明的未来。这是中韩国家利益与责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具体体现。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韩两国领导人和政府在国际责任和道义上的作为与担当。

 

未来,中韩两国应继续发挥所长,在三个重点领域开展进一步深入交流,夯实未来合作基础,挖掘互利共赢潜力,推动区域共同繁荣。一是构筑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韩国际产能合作新机制。二是推动中韩自贸区为实现中日韩区域一体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做示范。三是以深化旅游文化等人文合作构筑东北亚旅游文化共同市场。中韩的文化开放、包容互鉴使两国通过深化旅游和文化交流,促进形成区域归属感和一体化意识的感召力及影响力不断放大。经过2月韩国平昌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相信2022年中国北京张家口的冬奥会也将会是另一个难得的践行契机。■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