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

2017中国GDP总量破80万亿,见证大国崛起的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3日 阅读数:0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了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等重磅经济数据。2017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如何解读2017年的中国经济形势?2018年中国经济又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对此,盘古智库第一时间组织智库专家解读2017中国经济数据,并对2018年的中国经济进行了展望。在此与各位读者分享。  
2018中国经济:稳增速,提质量

张涛(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模型室主任)


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并不意味着低速增长,而是通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现经济系统优化的同时,保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从结构调整深化来看,消费与投资要以均衡增长为目标。


        2017年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增长10.2%,预计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维持稳定增长,名义增速为10.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1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体现在我国居民消费层次的不断升级。消费层次从传统的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模式提升到以工业品为主的消费模式,再扩展到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消费模式。消费结构升级在带动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将创造出大量的投资需求。


        我国经济波动与投资波动的关联性很强,投资运行周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因此,在短期内必须发
挥投资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确保经济平稳增长。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了适中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名义增长7.2%。预计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小幅回落,名义增速6.3%。“十三五”时期,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要通过政府改革,加快淘汰拖后产能,促进产业更新换代和新陈代谢。这就要求现阶段的投资更应注意优化结构,在补短板、调结构、强弱项上发挥积极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从增量冲规模到存量调结构、各级政府要卸“统计造假”的包袱

许维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2017年的宏观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经济结构向内需、向服务业转型的方向,经济增长也从L型的“一竖”步入了“一横”。在这一背景下,仍试图通过经济的高增长来谋求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得愈发困难,过去以经济增量来解决存量问题的方式更是难以为继,宏观经济政策要更重视存量的结构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2018年宏观经济稳中有进的稳定背景更多来源于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所产生的多元化诉求方面,而非刻意追求GDP的稳定增长。 


最近某些不怀好意的外媒刻意炒作中国某些省市GDP“统计造假”,源于内蒙古、天津滨海新区等地政府公开承认经济数据造假问题,这种地方政府开始统计“挤水分”的过程有利于2018年中国经济的“轻装上阵”,各级政府应该本着科学发展的态度认真对待。虚高的经济数据和地方财政收入,既不利于向中央反映当地真实的经济状况以合理统筹区域发展,也无助于地方投融资体系现代化改革,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去“无效”杠杆。因此,2018年在统计领域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范畴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卸下前几年“统计浮夸”的包袱,并在考核指标中增加环保、扶贫等反映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的项目比重,重视差异化的经济增长方式培育。

 

统计数据会说话,过去五年中国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

叶青(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

 

统计数据会说话,2017年的统计数据说明了过去的五年,中国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一是82万亿的GDP,说明是在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去产能,去污染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这个GDP比过去更生态、比过去更实在,体现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二是增长6.9%,是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说明过去的五年的污染治理、去产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绩,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通道。上升通道将会持续五年以上。这个通道将是以绿水青山为特征的发展之路。三是地方的统计数据做实,并没有很大影响全国的数据。对中国统计数据要有信心。五年来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追求,执法的各项工作取得效果。

 

见证大国崛起的新时代

熊园(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财经青年学会首席经济学家)


2017年中国经济数据完美收官,GDP增速超预期走高至6.9%,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继续稳站世界第二。显然,这份靓丽的成绩单,是中国步入新时代的给力见证。

 

分季度走势看,2017年GDP累计增速4个季度均为6.9%,自2015年以来已连续3年单季波动幅度最大不超过0.1个百分点,整体呈现“低波动、有韧性”的特征。

 

分三驾马车看,消费是中坚力量,房地产后周期下投资的贡献仍在,全球经济走好带动贸易回暖是最大的边际支撑。


分产业看,供给侧改革推动工业生产提速,消费升级和新经济促使服务业迅猛发展。


总体来说,2017年经济稳中向好,动能主要有三:去产能、去产量推升PPI,进而带动工业企业利润回升;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没有失速下滑,对GDP的拉动作用依旧明显;全球经济复苏带动我国外需。


成绩固然可喜,更需看到不足。我国经济转型和深化改革所面临的困难依旧艰巨,包括金融风险严峻、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突出等,也即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矛盾亟待缓解。


往后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重心将正式由“量”转“质”,GDP增速的指标意义进一步弱化。在全球经济稳步向好的大背景下,预计2018年我国GDP增速有望保持在6.6%左右甚至更高。

 

 

 

解读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幅图

熊鹏(盘古智库学术委员、高级研究员)


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一幅图。过去10年的社会融资同比增幅(经平滑处理)。不难看出,从2016年8月份开始,社会融资同比增幅就一直为正直到2017年12月才出现了同比为负(-12.7%)。这与黑色商品双焦的启动时间完全吻合。2016年底最高同比增幅超过50%。其中,2016~2017年社融同比增幅平均是14.77%,超过了同期GDP增速的2倍。


 

所以,对于2018年的中国经济,最简单的观测指标是:社融同比增幅。看2017年12月开始的同比为负能持续多久。这是最清晰的指标。


 

2017年我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2018年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郑联盛(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7年我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增长速度高达6.9%,这与外部经济形势改观、内部短周期调整回升以及宏观政策持续发力等紧密相关。取得如此之高的增长速度实属不易,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夯实了基础。但是,需要重点思考的是:如此之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在实体经济进行“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部门不断强化监管、房地产部门深化调控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益规范的背景下实现的。一方面,这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弹性与韧性,另一个方面,这也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可能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问题。


2018年经济预计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外部环境将继续保持相对稳定、温和复苏的状态,出口可能继续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制造业可能继续延续短周期企稳回升的态势,但是,受制于要素价格上升的约束,制造业持续复苏仍然需要额外动力。消费保持消费升级和消费普及“双轮驱动”的模式继续稳定运行。物价整体保持相对稳定,通胀压力不显著。宏观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财政政策仍将呈现相对积极状态,货币政策整体稳健中性、适度从紧,金融监管继续强化。


在认识到经济增长成绩和未来短期平稳发展的同时,更需要考虑到未来经济增长的隐忧。一是经济如何缓释加杠杆压力?过去2-3年时间,经济增长是十分喜人,但是,基本是通过加杠杆来实现的,并且加杠杆的主体从地方政府、国有企业进一步延伸至居民部门。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快速提升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增长?过去2-3年超预期的中高速增长可能仍然没有摆脱政府主导、投资为支撑的模式,迅速膨胀的政府性或政策性资产使得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速,甚至呈现一定的泡沫倾向,增量资本产出比也在快速上升,这意味着经济增长效益反而可能是下降的。三是如何真正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功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在于要素与机制,土地、人力、户籍、资金以及其他要素价格的改革是否匹配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是否能够真正缓释供给侧的要素约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更加有效、更具持续性的机制是什么?政府边界与市场机制、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如何有效统筹,这也是未来需要厘清的问题。这可能需要全面、系统、有效的经济体制改革。

 

 

2017经济稳中有进、韧性增强,2018经济结构将会优化、发展质量将会提高

刘德伟(盘古智库研究员)


2017年我国GDP首次突破80万亿元,达到82.71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6年增速下滑的格局,好于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成绩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深入推进和环保约束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取得的,彰显了中国经济的任性。从三大需求来看,对外贸易状况大幅改善,净出口对2017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这一方面说明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际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说明经济全球化依然是新时代潮流,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交往更加密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增大。


        总体而言,我国经济稳中有进,韧性增强,不仅提振了市场对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心,而且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赢得了宝贵时间,腾挪了更多空间。


        展望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将突出质量导向和长远发展,适当弱化短期经济增速目标,进一步加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力度,进一步加大环保和效率指标约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走出一条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另外,根据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之首。这意味着,我国2018年将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推动我国将推动金融业发展回归主业、回归本源,加快推进僵尸企业和不良资产处置步伐,有效解决“部分国企债务风险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剧”等问题,着力释放、化解和防范重大风险,为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综合研判,2018年经济增速较2017年有所回落,预计为6.7左右,但经济结构将会优化,发展质量将会提高。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