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N

“一带一路”传播与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2日 阅读数:0

2017年5月18日下午,由人民网主办的“互联互通 深化推进——‘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史安斌出席研讨会并参与首场圆桌论坛讨论,就“一带一路”海外传播与新媒体格局”话题做了发言,提出从内容、策略和手段三个层面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动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


史安斌教授指出,首先从内容上来讲,“一带一路”应该成为我们打造中国故事2.0版本的起点。中国故事1.0版主要以西方为参照系,更多地体现的是现代中国的“发展焦虑”,在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下重新崛起、超英赶美的故事。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出台改变了对外传播的理念,将中国故事提升为2.0版。这个版本讲的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故事,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也需要进行重新定向,从向西看、向北看,逐渐转变为向东看、向南看。这样的思路调整能让我们在“一带一路”传播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2.0版,赢得更多国家和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按照西方中心的视角,中国故事1.0版本讲的是中国搭“全球化便车”实现了经济的腾飞,那么2.0版本则是从世界主义的视角出发,讲的是各个国家如何搭中国发展的便车实现全球的共生共荣、共享共治。特别是最近出现的“逆全球化”的潮流面前,在后西方、后秩序、后真相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2.0版本,应该成为“一带一路”传播在内容建设上的核心。 

 

史安斌教授认为,从策略角度来说,一带一路”传播应该是多声部的复调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带一路”倡议是各国参与的大合唱,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对外传播也应遵循同样的原则,要贯彻“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理念,是各国共同参与共同来讲“中国故事”,不光是中国自己来讲,更重要的是如何带动别人一起讲。 

 

他强调,从传播学近年来理论创新的角度来看,在媒体“走出去”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思维。2008年起倡导实施媒体‘走出去’,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的思维方式还是机构媒体,一家家走出去。‘一带一路’提出来后,我们应该更新思维,打造平台媒体,把传统媒体升级为像脸书、推特、腾讯这样的平台媒体,把内容产制和分发、推送结合起来,搭建更多的新媒体平台,让各国沿线媒体和民众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传播。”

 

史安斌教授在发言中还谈到,从手段上看,“一带一路”传播要注重信息可视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前是65个,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参与,连美国也要进来,朋友圈会越来越大。但是沿线国家——包括给个参与国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都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这一点来讲,一带一路传播较为便利的手段是图像传播。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优先处理的信息90%和图像有关,在目前的全球新闻舆论场上新闻短视频是竞争的主战场,美国最近有一家新闻视频网站叫Nowthis大受欢迎,被称为是CNN的杀手,月观看量已经超过20亿次,他们的口号是“20秒是新的20分钟”。意思是说,CNN做的是传统的20分钟报道,他们要压缩到20秒就把故事讲清楚。在‘一带一路’传播过程中,因为语言文化多样复杂,且短时间内难以突破传播瓶颈,因此,信息可视化和视觉传播应当是我国对外传播应当使用的主要手段。

 

最后,史安斌教授总结道,“一带一路”传播是重塑全球信息传播新秩序的一个契机,因为美国是1934年通过废除英法德签订的《通讯社条约》(即“三国四边协议”)重塑了世界传播格局,这是美国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即美国主导的世界和平(Pax Americana)的重要一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无疑也是重塑国际秩序的一种尝试,这也是一个重塑全球传播秩序的契机。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要充分抓住这一历史契机,进一步改善国家形象,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

 

来源于“人民网”

分享至